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1版)

发布日期:
2011-05-15
出处:
中医杂志.2011 May;52(10):896-899.
摘要:

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成立全国“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起草小组,在进行充分讨论后,结合国内外现有诊疗指南和中医诊疗特点,依据循证医学原理,广泛搜集循证资料,并先后组织国内肺系病专家就咳嗽的证候分类、辨证治疗等系列问题进行讨论,制定了“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0年7月30日至8月1日,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专家对“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草案)”再次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修改, 2011年2月26日由核心专家组在北京进行了最后审定。

展开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阅读免费指南
发送到邮箱

收藏

分享

评论
提交评论
xedd
2019.01.01
回复
非常感谢
xedd
2018.12.18
回复
非常感谢,学习了
高海铭
2017.09.10
回复
很好学习了,谢谢!
Lex666
2015.10.23
回复
回复 chemdraw:建议您下载“临床指南”软件至手机中使用或者从电脑登录“医脉通”的指南频道下载指南,因不同型号手机的浏览器可能对下载有限制。
chemdraw
2015.09.22
回复
怎么乱码呢?
/ 没有更多了 /
上传者信息
Lex666
于2015-03-09上传
编者信息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是由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张洪春教授、晁恩祥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孙增涛教授,青岛海慈医疗集团周兆山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王成祥教授,安徽中医学院李泽庚教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素云教授,广东省中医院林琳教授等一批专门从事中医药防治肺系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的学术骨干发起,经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成立的学术组织。 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的前身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学组(后为专业委员会)。内科分会肺系病学组(后为专业委员会)是198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批三级学术组织。在内科分会领导指导下,内科分会肺系病学组(后为专业委员会)于1982年在昆明成立,并举办了第一届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学术交流大会。近30年来,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有关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内科分会肺系病学组(后为专业委员会)晁恩祥教授(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杨明均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洪广祥教授(江西中医学院)、张贻芳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武维屏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等老一辈专门从事中医防治肺系病临床、科研、教学的有志之士,组织、带领全国有关人士开展了一系列学术交流和科研协作工作。先后在江西南昌、吉林长春、海南海口、山东邹城、山东威海、广西柳州、新疆乌鲁木齐、贵州贵阳、青海西宁、江西宜春、内蒙古海拉尔等城市召开了14次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学术交流大会,有力促进了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的交流、医疗水平的提高,培养了一大批从事中医内科肺系病防治工作的骨干。 同时,内科分会肺系病学组(后为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中医内科学专著、中医呼吸病学专著、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专著等一系列中医著作的编辑与出版工作,相继出版了《临床中医内科学》、《今日中医内科》、《中医急症医学》等有较高影响力中医著作,推动了内科肺系病学术经验的整理与提高。 内科分会肺系病学组(后为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专家参与中医药防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救治工作,参与国家诊疗方案制定等,在临床上显示了其优势与特色,得到了国家领导同志的肯定,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如在传染病“非典”、“人禽流感”、“甲型流感”的防治工作中,不仅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以晁恩祥、林琳等同志为代表的模范人物,为中医药界争得了荣誉。中医药在肺系病缓解期上、疑难杂证的治疗上均取得较大进展,目前,由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重大传染病专项等资助的多项肺系病科研项目,包括慢阻肺、哮喘、肺痿等的中医药疗效研究正在全国肺系病骨干单位中开展,有力促进中医药呼吸专业人才之间合作交流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医药科研工作的发展和诊疗水平的提高。 中华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的成立,必将对中医药防治肺系病的学术交流搭建更大的平台,扩大中医药对热病、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疑难疾病诊疗经验的推广与影响,进一步促进中医药防治肺系病国际合作,有利于中青年优秀人才的培养。

置顶